一見·從這次考察,領會總書記所說的“文化不斷流,再傳承”__新聞頻道——漯河網-漯河市委、市政府唯一重點新聞門戶網

    <rp id="5e8oq"></rp>

    1. <b id="5e8oq"><address id="5e8oq"></address></b>
    2. <meter id="5e8oq"><button id="5e8oq"></button></meter>
      <source id="5e8oq"></source>
      1. 一見·從這次考察,領會總書記所說的“文化不斷流,再傳承”

        來源:人民日報客戶端 時間:2023-07-28 16:39:00 點擊: 今日評論:

         文化如水,浸潤無聲,連接著一個民族的過去、現在和未來。

        7月25日下午和26日下午,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省廣元市、德陽市分別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、三星堆博物館,了解當地推進歷史文化傳承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歷史文化遺址發掘研究、文物保護修復等情況。

        111111.jpg?x-oss-process=style/w10

        文化關乎國本、國運。上個月召開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:“這段時間,我一直在思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、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個重大命題”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習近平總書記的“文化足跡”遍及全國,考察文化遺產,探尋文明根脈。

        “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”

       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、博大精深,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,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。

        “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,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。”2019年8月20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嘉峪關關城時強調。

        視之為“根基”,比之為“根脈”,要求“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”,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。

        2017年7月,鼓浪嶼獲準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后不久,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:“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,要總結成功經驗,借鑒國際理念,健全長效機制,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,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。”

        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,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,也屬于子孫萬代。

        “要敬畏歷史、敬畏文化、敬畏生態,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,統籌好旅游發展、特色經營、古城保護,筑牢文物安全底線,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。”2022年1月27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調研世界文化遺產山西平遙古城時強調。

        “我最關心的就是中華文明歷經滄桑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。我們文化不斷流,再傳承,留下的這些瑰寶一定要千方百計呵護好、珍惜好。”今年6月1日,在考察中國國家版本館時,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言猶在耳。

        文脈傳承,弦歌不輟。

        “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”

        三星堆博物館里陳列的文物重見天日、呈現價值、成為“國寶”,離不開考古工作人員的專業和努力??脊抛尮攀裎拿髦庠俅伍W耀。

      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、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。

        2016年,四位考古學家致信習近平總書記,希望促成良渚遺址早日申遺??倳泴Υ俗鞒鲋匾甘荆?ldquo;要加強古代遺址的有效保護,有重點地進行系統考古發掘,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。”

        “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、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,離不開考古學。”今年6月2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歷史研究院時說。他還強調“要實施好‘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’、‘考古中國’等重大項目,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”。

        鑒古知今,彰往察來。重視歷史、研究歷史、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個優良傳統。

        “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。”2019年1月2日,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時強調:“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,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,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,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、走向未來。”

       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,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,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。

        “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”

       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,傳承歷史文化,維系民族精神。保護文物功在當代、利在千秋。

        “考古遺跡和歷史文物是歷史的見證,必須保護好、利用好” “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,既需要薪火相傳、代代守護,更需要與時俱進、勇于創新”……如何在保護好文物的同時更好發揮文物作用,習近平總書記有著深入的思考。

        “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,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、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、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。”2013年12月30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。

        2022年5月27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,“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,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。”

        “讓文物活起來”激活了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。正值暑期,三星堆博物館又上新了!7月27日起,新館試運行,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。文物蘊含的價值越來越多融入人們生活。

        “讓文物活起來”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。“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。”2015年2月15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,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、管理好,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。

        以史鑒今,啟迪未來。新時代賦予我們新的文化使命,讓中華文明“亙古亙今”,讓中華民族“日新又新”,一幅“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”美好畫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繪就。

        策劃:杜尚澤

        撰文:潘俊強

        編輯:鄭曉宇 王嶸

        校檢:吳玥

        攝影:鞠鵬

        視覺:賴向東、李琰

        責任編輯:孫婧

        • 秀水天來穿城碧 潤澤螺灣幸福長

        • 項目強支撐 創新贏未來 擴大新優勢 “舌尖上的產業”持續加速領跑

        • 《今朝漯河》助力城市形象“出圈”

        • 第二十屆中國(漯河)食品博覽會開幕 楊震宣布開幕 石秀詩馬延和等出席 張雷明沈篪秦保強等致辭

        • 賈湖遺址 閃爍九千年文明光芒

        • 1
        • 2
        • 3
        • 4
        • 5

        最新 / 新聞

        一周 / 新聞排行



        主辦單位: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網新聞中心 承辦: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 豫ICP備05017908 
        Copyright © 2000 - 2012 LUOHE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    漯河網 版權所有

        豫公網安備 41110202000117號

        国产精品观看无码不卡视频